看完了上一篇的說明和例子,但是到底該怎麼建立架構呢?
這次就讓我們來看看架構化的實際做法。
一、為自己的工作建立架構
方法:
將成功的體驗架構化
反思成功與失敗的經驗,不用每次從零開始,浪費時間。
將例行公事架構化
能夠不用思考的事,就別花時間思考。Ex.出差清單表、值日生工作內容
二、有效地運用時間
如何有效運用時間,是商業人士永遠的課題,所謂的技術,可以解釋為運用時間的方法。
靠架構讓日常工作變得更有效率
將作業型工作改為利用早上的幾小時,集中精神處理完畢。
架構化的時間管理
→沒時間做自己的事
→多了更多時間可以學習、吸收新的知識。
三、運用架構來領導團隊
1.相信他人的能力,把工作交給別人處理
2.新人和年輕商業人士都該模仿成功者
3.將失敗的經驗架構化
- 將過失與問題降到最低
- 能盡早發現過失與問題
- 當過失與問題發生時能迅速解決
四、建立可以長久維持的架構
持之以恆就是力量!
持之以恆的竅門:不需要堅強意志力也能長久持續
方法:
- 訂定小目標
- 借助別人的力量
五、讓作業型工作徹底效率
活用檢查表
- 把「代辦事項」和「細節」分開來
- 將詳細的步驟寫下來
- 避免需要經過判斷的要素→判斷會造成工作停頓
- 第二次之後,即使是工讀生也能照著執行
六、讓檢查表成為公司內部共用工具的訣竅
- 將檢查表放在共用資料夾裡,並且讓大家都知道,任何人只要有需要都可隨時取用。
- 製作一份電子郵件清單,把所有可能會使用檢查表的人都列進去,每當更新了檢查表,便以電子郵件通知所有人。
- 每個人都可以更新檢查表,但只要一更新,就要通知郵寄清單裡的每一位成員。
七、不要思考的工作術
- 從最輕鬆的工作開始,一鼓作氣處理掉。
- 選擇工作的判斷基準不是「重要程度」,而是「處理時間」。
- 在早上完成所有作業型工作。
- 定期提醒自己思考型工作 ( 把它輸入潛意識裡 )。
八、構化工作者的七種好習慣
1.追求輕鬆
架構工作術的出發點,就是「怕麻煩」和「不想做太多」。
2.簡單化思考
「要怎麼做才能最輕鬆、最有效率?」
先想過這個問題,再來決定該怎麼做。
3.不靠記憶,只靠紀錄
人的記憶力不可能贏過電腦,將事情記下來,至於腦袋,只用於思考。
4.不知道的事情,就要問
要向比自己優秀的人學習。
只要有不懂的事,盡量向有經驗的人請教。
5.以時薪的觀念來看待自己的時間
上天平等地賜給每個人時間。
只要懂得利用時間,成果自然就會不同。
6.模仿成功者
模仿成功者,絕對比獨自摸索還來的快。
7.創造自己的「模式」
如果不想一輩子被別人所建立的架構束縛住,就該決定自己的行動規則。
所謂的才能,就是讓自己持續努力下去的力量。
─棋士 羽生善治 先生
—以上心得分享摘錄於《提早6小時下班的工作術》一書,實際作法還是要依自身工作狀況做調整,依照最適合自己的方法,才能達到最有效率時間管理的目的喔!